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?
父母有管教孩子的職責,但管教行為應限於保護、教養孩子的必要範圍之內。任意或過度責罰可能傷害了孩子的自尊與健康,也可能使孩子留下陰影。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,建議可透過以下幾個面向來思考:
| 面向 | 合理管教 | 身心虐待 | 
|---|---|---|
| 管教動機 | 善意、寬容 | 怨恨、敵對 | 
| 管教態度 | 支持而恆定一致 | 責罰而反覆無常 | 
| 如何決定家規 | 非威脅性,允許孩子表達及溝通 | 威嚇,單方面由父母決定 | 
| 孩子可否遇見違規的後果 | 清晰,孩子可預見 | 模糊,孩子無法預見 | 
| 家長對於孩子違規的反應 | 允許錯誤,可更正 | 嚴苛處罰,使孩子認為自己是不好的 | 
| 最終管教結果 | 孩子得到成長及學習 | 無效,加深誤解,甚至造成身心傷害 | 
備註:參考教育部出版「家庭暴力防治專業人員工作手冊」部分內容調整
- 發布日期:108-11-04
- 更新日期:108-11-04
- 發布單位:保護服務司
- 點閱次數:0



